地平线总裁陈黎明:自动驾驶研发费用呈指数级增加,降本增效是普遍诉求

最新信息

地平线总裁陈黎明:自动驾驶研发费用呈指数级增加,降本增效是普遍诉求
2023-11-01 15:10:00
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巩兆恩广州报道
  “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更多回归于商业本质,自动驾驶领域也在‘军备竞赛’,车企研发费用急剧上升,大家对于开发过程的成本控制、研发投入等都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痛点。”10月31日,地平线总裁陈黎明在2023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表示。
  陈黎明认为,目前就技术发展方面的变化来看,中国跟国外采取了不完全一样的技术路线。在国外,自动驾驶的开发基本上按照定义的L1、L2、L3、L4来进行;在中国,更多的是用户体验驱动,出现了L2+、L2++等,之前专注于Robotaxi的L4的公司也开始下探到L2+、L2++,回归用户价值。
  在用户价值驱动下,智能驾驶也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。据其介绍,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因素中,使用成本、环保、智能化程度排入前三。
  “对于本土高端品牌,(消费者)更看重的是先进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,汽车的智能化成为选择高端品牌的主要因素。去年前三季度高端品牌的消费统计显示,本土品牌的销售量是德系高端品牌的4倍,充分体现出智能化给高端品牌带来的溢价能力。”陈黎明表示,新能源汽车时代,在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之下,自主品牌把高端品牌“打”出来了。
  不过,在智能化为产品、品牌赋能的同时,陈黎明也强调,当前自动驾驶领域存在“成本”痛点,研发费用急剧上升,成本承压。
  “现在高端品牌,40万元的车都往30万元下探,30万的车又往20万下探。一些主流车型都配置了L2+、L2++的域控制器,芯片用的都是大算力芯片,200 TOPS以上。”然而,陈黎明认为算力增加并没有给终端用户带来体验和价值相应的增加,至少没有成比例增加,“谁来为多余的算力买单?”
  同时,陈黎明指出,目前智能汽车需要的传感器越来越多,适配工作量非常大,时间根据复杂程度和技术指标差不多是半年到一年半,人力投入大,“有时候开发时间跟一台车换型时间都差不多”,模组的选型“不收敛”,整个研发费用不断增加,甚至是指数级增加。
  “行业提出,需要进行技术上的协同,硬件进行标准化,避免重复造轮子。同时,降低资源浪费,提高研发效率,这也是现在自动驾驶里面普遍碰到的一些挑战和诉求。”
  在其看来,一些东西每家公司都在做,但没有必要“重复造轮子”,如果有一个开源的,大家共同来使用、不断优化,可以使开发、集成、验证不断进行优化。随着开源软件不断使用,使得通用的软件更加成熟,避免大家重复投入人力和财力,可以把人力和财力省下来做其他更需要投入的地方。
  对此,陈黎明也通过地平线自身实践提出了几点建议:一是跟厂商合作能够保证供应;二是通过上下游的产业链技术协同,在设计阶段知道应用场景上对技术指标有哪些要求,在哪个范围内能做出来更好的图像,前期开发上可以避免很多浪费。
  此外,他还指出,通过选型的标准化、方案的优化,也可进一步降本,再加上质量把控,使得大家能够有更好的基础。
(文章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地平线总裁陈黎明:自动驾驶研发费用呈指数级增加,降本增效是普遍诉求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